按照市一級的官方提法,所謂“大學城”是位於西天尾至梧塘的連片地區,橫跨荔涵。目前包含兩所高等學府:大學本科院校莆田學院、大學專科院校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;一所已招生,但校區尚未營造,先期暫掛靠於莆田學院的本科院校:東南新工科產業學院。除了“大學”以外,目前已確定的教育機構還有:莆田市行政學院(市委黨校)。
另一個被被稱為“大學城”的地方位於新度。這個提法,此前被荔城媒體提及。按照現狀和中期規劃,新度主打的是“三校一基地”。“三校”即福建廣播電視大學莆田分校(莆田電大)、莆田職校新校區和莆田藝校,“一基地”為實訓基地(是一個目前看不出來有什麼特色的實訓基地,這個提法更多是充實一下整個片區的概念)整個片區已完工大部分,初見規模。
第三個是這幾天突然鵲起的秀嶼蘇塘“大學城”。官方口徑為“蘇塘職業教育園”,目前看到的通知和新聞稿,還看不到較大的規模,但談到了未來可能會升級成更大規模的職校。與前兩個“大學城”不同的是,秀嶼官方目前沒有“城”的提法,只有個別民間人士搖旗吶喊。遠在北岸的醫學院,跟這個蘇塘職教園隔的有點遠了,而且這個醫學院本身需要靠分拆莆田學院的臨牀醫學院、護理學院、藥技學院來完成建校的基本盤。但照目前莆田學院的規劃,竟然還設立了醫學組團的建設區,看來拆分牽動各方利益,大家都不願意鬆口。
且不説真正的大學城位於哪裏,一個大學城就能被三個地方同時“冠名”本身就值得思考。這本身也暴露了三大問題:
第一個問題:搶户籍居民、搶常住居民、搶流動人口,現在也開始搶學生人數了。一個地方的發展,最離不開的就是“人”,沒人有土地,吸引不了較多外來人口,經濟也發展不起來。正在流失本地人口的莆田,已經進入人口增長的瓶頸,各區也已經陷入了嚴重的內卷。接下來各區為了搶人只能多使招數。
第二個問題:看似全市規劃一盤棋,實際上並沒有統籌好各區域發展的重點。各區隱隱中各立山頭,不僅規劃混亂,而且缺乏實施和落實。剛需中的弱勢羣體要擦亮眼睛,莆田有的規劃就是“扯大旗,做虎皮”,千萬不要輕易被中介和置業顧問忽悠了。
第三個問題:被困於莆田樓市的部分莆田人民,逐漸焦慮。中年人沒有好好工作,青年人沒有好好奮鬥,女孩子也張口閉口拆遷户。大家言必談房子,言必談房價,不愛談個人奮鬥,不愛談讀書改變命運。大家都想當投機分子,但是沒有實力,連投機分子也當不了。與此同時,各路神仙和中介開始鼓吹片區的房價和發展前景,有的甚至不惜張冠李戴,因此有了上面“三個大學城”的戲劇性一幕。 都是成年人了,最要緊的素質就是別自己騙自己。其次要緊的素質就是別騙弱勢的剛需羣體。 對於城市新秀——秀嶼區而言,目前最缺的不是產業,而是人口、商業和教育配套。在近幾年裏,荔城、城廂、涵江三區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都已經要求必須是師範生才能報考,而秀嶼區還未設立這道門檻,顯而易見的是,荔城、城廂、涵江三區每年報名教招的畢業生都爆滿,所以優先師範生報考教招,而秀嶼區卻還達不到條件,還是處於“開放”政策,鼓勵大學生來秀嶼填補教育短板。“將商品房低價銷售給教職工”的政策也是為了吸引人口,去樓市庫存。畢竟銅鑼灣的房子好賣,但區級國企的房子不一定好賣。不過可以堅信的一點就是,炒房客會迅速在近幾年在土海、萬達周圍集結,托起秀嶼樓市。
近些年,由於市區太貴,剛需都在離開核心城區,前往近郊或新區置業。為了能留住荔城剛需,我猜測荔城區2021年會把新度騰出的空地率先拿出來拍賣,一方面也拉低全區商品房均價,達到“調控”的假象,有需求的人可以再等等新度的樓盤。而涵江區作為老牌經濟強區,也必然在2021年有大動作,我猜測會對城涵橋頭堡——白塘商貿城片區投入更多的資源,騰挪土地來為出讓做準備,發佈新規劃繼續發揮優勢留人。聽説最近白塘已經在準備開展拆遷,相信新規劃也不會太遙遠了。 對於莆田這樣一個人口機械增長率為負的城市,迫在眉睫的是夯實實體壯大產業。否則莆田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回來了。 分享一張圖,大家共勉——
|